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讓逝有所安!平易近政部發布殯葬範疇行業尺度
新華社記者朱高祥、魏冠宇、叢佳鑫
逝有所安、喪有所尊、思有所依,在綠色文明新風中慎終追遠。
7月16日,平易近政部發布《殯儀招待辦事規范》等十項新制訂、修訂的殯葬範疇行業尺度,觸及殯儀招待、骨灰存放、公墓埋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掃、收集祭奠等方面,回應平易近生關心。
“很多原有尺度的部門條目已不克不及知足當下殯葬服包養務行業成長和大眾需求,需求加大力度制修訂任務,對辦事流程、辦事內在的事務、舉措措施裝備等提出明白規范請求。”平易近政部一零一研討所基本實際研討室主任李玉光先容,這有助于進步行業全體辦事包養網程度,知足分歧群體多元化需求,增進綠色殯葬成長。
——同一殯葬辦事尺度,保證逝有所安。
殯葬辦事行業尺度和規范關系大眾好處和社會次序。讓辦事有據可循、所需支出清楚通明,才幹讓群眾在悲哀時辰免于被裹挾花費的包養網無法。
系列尺度提出,在屍體保留和火葬、骨灰存放和海葬等環節,辦事項目、免費尺度等應該公然公示,讓群眾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在殯儀招待等環節,請求出具所需支出明細清單,供給正式結算根據和發票……
為了保證屍體和骨灰平安,《屍體和骨灰追溯通用請求》明白,殯葬辦事機構應在屍體和骨灰流轉辦事環節采集要害追溯信息,應堅持信息的真正的、規范、有用,且易于辨認和檢索。
“系列尺度的發布,有助于規范行業成長,進步殯葬辦事東西的品質,為監管部分供給監管根據和手腕,晉陞社會大眾對殯葬行業的信賴度。”全國殯葬尺度化技巧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王志強說。
——晉陞綠色殯葬程度,提倡文明新風。
跟著環保理包養網念日益深刻人心,奉行節地生態埋葬和文明祭奠,既適應環保趨向,也合適節省美德。
一組平易近政部供給的數據表白,骨灰海葬等生態埋葬正被民眾接收:2024年,全國共有19.47萬例骨灰實行生態埋葬,較2019年增加67%。此中實行海葬5.35萬例,較2019年增加26%。
“擁抱年夜海”雖節儉地盤,但由于骨灰及海葬用品會與陸地周遭的狀況直接接觸,若操縱不規范,會對生態周遭的狀況形成淨化和損壞。
為了防止此類題目,修訂后的《骨灰海葬辦事規范》提出,應實時收受接管海葬祭奠公用物猜中如包裝紙、花籃等不進海的物料,不該在海葬船舶上燒紙、上噴鼻和放鞭炮;宜應用骨灰沉降的方法停止海葬等。
系列尺度還提倡包含骨灰海葬、樹葬、花葬、草坪葬等在內的節地生態葬,領導行業削減對地盤資本占用等。
2024年3月28日,山東青島浩繁生態海葬逝者的支屬搭船出海餐與加入海上追思運動。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規范祭奠祭掃辦事,知足思有所依。
2024年,在全國2000多個收集祭奠平臺上,收集祭奠達1.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了37%。收集祭奠逐步成為一種新興祭祀方法。
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云上懷念”時,收集祭奠貿易化、低俗化甚至是歹意祭奠景象也時有產生。
讓典禮回回真摯,讓辦事回回敬畏。為規范收集祭奠運動,《收集祭奠請求》提出,平臺辦事效能不該設置過于文娛化或貿易化的效能,例如游戲、購物等;應具有平臺用戶和被祭奠人實名成分認證及審核治理效能……
應對經濟社會成長變更,規范祭掃情勢及辦事,知足分歧群體表達哀思的方法,系列尺度作出響應請求。
好比,《公墓祭掃辦事規范》修正祭掃辦事分類,新增代客祭掃辦事、所有人全體共祭辦事等,并將性命教導理念貫串辦事全經過歷程;《骨灰海葬辦事規范》激勵扶植公益性生態文明墓園、海葬留念墻等留念舉措措施供介入海葬的逝者家眷依靠哀思,均表現了對逝者及其家眷的尊敬。
“下一個步驟,平易近政部將加大力度已發布尺度的培訓和實行,有用晉陞包養殯葬辦事程度,增進殯葬行業規范化、專門研究化成長。”平易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劉濤說。
讓逝者安眠,生者安慰。
系列尺度的出臺,不只是行業安康成長的需求,更是社會文明對個別莊嚴的守護,讓性命在起點取得應有的尊敬。
發佈留言